在中國歷史上,在海外建立國家的華人并不在少數(shù),令人欣慰的是,成為一國之主后,他們并沒有忘了自己的祖國,很多人都想把自己的國家歸入中國的版圖,至死都在念著故土,比如說明朝的黃元壽。
黃元壽,元末明初人,1339年出生在福建泉州,年輕時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農(nóng)民起義大軍,推翻了元蒙政權,算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之一,后升任云南永昌騰沖衛(wèi)總兵一職,鎮(zhèn)守云南騰沖。
大明政權建立不久,朱元璋派出了不少使者遠下南洋,和周圍國家建立經(jīng)濟往來,實則是為了展現(xiàn)大明的威風。黃元壽也是南下使者之一,朱元璋還特意賜了他一個“黃森屏”的名字,命他出使婆羅洲,也就是東南亞的加里曼丹島。
海上天氣惡劣,黃元壽他們的船隊多次遭到風暴襲擊,隨行人員損失慘重。在經(jīng)歷重重磨難后,黃元壽終于帶著剩余的部下來到了加里曼丹島。當時這個島上經(jīng)濟發(fā)展與軍事力量都非常落后,黃元壽他們雖然人少,但戰(zhàn)斗力強大,且黃元壽也是一等一的猛將,擅長排兵布陣,所有他們在當時也是一股極強的力量,很快就在島上站穩(wěn)了腳,有了自己的地盤。
當時加里曼丹島上有一個叫渤泥的小國,因為國力弱小,經(jīng)常受到其他國家的欺負。黃元壽他們來了后,渤泥國就向他們尋求幫助。黃元壽為了融入當?shù)厝说纳睿痛饝?,帶著部下幫他們擊敗了敵人,為了感謝他,渤泥國王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,黃元壽成為渤泥國的駙馬,之后又為渤泥國開疆拓土,帶著華人建立了中國城、中國鎮(zhèn)等地,逐漸形成了日后的文萊,所以說黃壽元也可以說是文萊國的創(chuàng)始人之一。
1406年渤泥國王哈桑去世后,黃元壽擊敗對手特曼貢親王,最終成為渤泥第二任蘇丹(國王)。成為國王后,黃元壽沒有忘了大明王朝,沒有忘了自己的使命,心里對故鄉(xiāng)的思念日益漸重。1408年,黃元壽帶著150名手下和貢品乘船回中原進貢。
當時朱元璋已經(jīng)去世,明成祖朱棣即為,當他聽說黃元壽親自回來進貢時,非常高興,下令沿途府縣都要設宴款待。黃元壽已經(jīng)是69歲高齡,一路漂洋過海身體早就吃不消了,加上回到故鄉(xiāng)的巨大喜悅,很快就病了,1408年12月,黃元壽剛到南京不久就病逝了。
去世前,黃元壽曾向明成祖提了三個要求,一是將渤泥國歸入中國版圖,受大明庇佑;第二就是請求朱棣加封東南亞最高的山為渤泥國的鎮(zhèn)山,代替大明永鎮(zhèn)南洋;三是希望自己死后可以埋葬在中原故土。
朱棣感念其一片赤誠,答應了他所有的要求,以王侯之禮將他葬在了南京安德門外,又下旨冊封他的兒子黃克孫為渤泥新王,并賜渤泥國后山“長寧鎮(zhèn)國山”之名,寓意其永鎮(zhèn)東南亞。
后來,隨著明朝日漸勢弱,中原力量從文萊退出,18世紀70年代,英國占領了文萊,文萊成為英國殖民地。二戰(zhàn)期間,文萊又被日本占領,直到1984年才獨立。雖然面積只有5000多平方公里,但文萊卻擁有著非常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,具粗略統(tǒng)計文萊的石油儲存量超過了14億桶,位居亞洲第二,被稱為“石油小王國”,也是亞洲最富裕的國家,比中國都富裕的多,在世界上也是比較富裕的國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