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峭(871-953),字峭山,又名岳,字仁靜,號(hào)青崗,后裔尊稱為峭公或峭山公,錫公的長(zhǎng)子,遠(yuǎn)祖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閩,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辛卯(871)四月十五日戌時(shí),卒于后周太祖廣順三年(953)癸丑十一月初十日巳時(shí),享壽八十有二,卜葬鸛藪黃家林舊塋坐向。自幼沉宏,有智略,官至工部侍郎,娶上官氏、吳氏、鄭氏三郡君,共生二十一子。以第一世昌意(黃帝之子,有熊氏子派)計(jì)算,黃峭為第一百一十七世。
南唐保大九年(公元951年),峭公年已八十,棄官歸隱在家四十余年,目睹王朝更替頻繁,回顧自已動(dòng)亂中的一生,深感多壽則多憂,多男則多懼,要想延續(xù)嗣裔,后代繁昌,必須激勵(lì)子孫上進(jìn),使其自立自強(qiáng)。于是召集姻親安排家事,給二十一男兒曉以“燕雀怡堂而殆,鸛鷯巢林而安”之理,令三妻位下各留長(zhǎng)子以奉侍晨昏,其余十八子不得戀此故土,遠(yuǎn)走他鄉(xiāng),信步由天,擇地而居,隨地命名,開創(chuàng)家業(yè),立志四方。隨后,將所積蓄均分,各授家譜一冊(cè),還鄭重地囑咐了一番。兄弟吉日登程時(shí),峭公還口占一詩以贈(zèng)別:
信馬登程往異方,任尋勝地立綱常。
年深外境猶吾境,日久他鄉(xiāng)即故鄉(xiāng)。
朝夕莫忘親命語,晨昏須薦祖宗香。
惟愿蒼天垂保佑,三七男兒總熾昌。
此詩后裔尊為《遣子詩》或《認(rèn)祖詩》又稱處八句,官、吳、鄭三夫人亦各吟詩一首贈(zèng)別,后裔尊稱為《囑子詩》又稱內(nèi)八句。詩云:
十郎峭老有三妻,官吳鄭娘七子齊。
創(chuàng)業(yè)興家離祖地,歸來報(bào)命省親闈。
吾思日久難相會(huì),宗葉分枝為汝題。
若有富貴與貧賤,相逢須念共根蒂。
這兩首八句詩,前者叫做"外八句",后者叫做"內(nèi)八句"。峭山夫婦囑咐諸子誦念此詩,牢記心中,以為他日子孫認(rèn)祖相親的憑證。規(guī)定以后黃氏子孫相逢,"凡能背誦此詩者,即是同宗親派,請(qǐng)升堂入室,不得異視。倘有違吾命者,子孫不昌,福壽不長(zhǎng)。汝等各宜牢記在心。
公娶三妻生二十一子。
上官夫人,名妙秀,生歿失考,葬大鼠崗癸山丁向生蝦戲水形,生:和、梅、荀、蓋、楚、龜、祥;
吳夫人,名妙香,生歿失考,葬南莊鳳尾崗,巽山乾向,生:政、化、衢、廬、福、林、塘;
鄭夫人,名妙季,生歿失考,葬官濟(jì)庵庚山甲向玉如意形,生:發(fā)、潭、延、城、允、井、橙。
峭公二十一子排序據(jù)考證有二種排法:
1:以妻房大小排行順序是:目前大多數(shù)譜系都是以這種排法。
和梅荀蓋楚龜洋,政化衢盧福林塘。 發(fā)潭城延允井層,官吳鄭氏永流芳。 2:按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時(shí),也就是按實(shí)際年齡大小排法:
和梅荀發(fā)蓋潭城,楚政化龜衢洋延。
盧福允林塘井層,排行第幾則了然。
1:黃和,峭山長(zhǎng)子,字維棟,名肇基。生於唐昭宗大順二年(公元891年)辛亥正月十七日卯時(shí),排行第一。官奉訓(xùn)大夫,居和平下城堡,后徙遷龍歸為始祖,卒于天圣丁卯年十月初三日亥時(shí),葬水口象形。夫人張氏生于乾礻右 年庚戍五月初十日已時(shí),卒時(shí)間未考,葬南莊。生子一,震(大衍),繼妣丁氏,生子四,文貴、文茂、文彬、文錦,廣東河婆,福建平和新修黃氏宗譜記載:再妣何氏、曹氏生子七;顯達(dá)(恩貢生)志玄,宏基(刑部官),有恭、三友(縣丞)、奇方、思明。
2:黃梅,峭山次子,字維相,生於唐昭宗景福二年(公元893年)癸丑八月初二日寅時(shí),排行第二。居泰寧縣梅口,后遷江西,妣汪氏,生于唐乾寧三年丙辰六月二十日辰時(shí),生子五:念六、念七、念八、念九、念十。河婆、平和宗譜記載:后娶周氏、蔡氏,生子四:文六郎(應(yīng)恒)、文七郎(明范)、文八郎(誠(chéng)初)、文九郎。(后裔多居福建泉州)。
3:黃荀,峭山三子,字維橋,生於唐昭宗乾寧三年(公元896年)丙辰七月初三日丑時(shí),排行第三,居泰寧縣長(zhǎng)興上高堡上荀,宋興國(guó)八年試六合成家賦賜進(jìn)士第三十七名,官至大司徒。妣李氏生於光化三年庚申四月二十四日子時(shí),生子三,庚一、庚二、庚三,河婆譜載:又娶吳氏,生子四,允幫(千一郎,官知府)、仁卿(千二郎,左府職)、兆達(dá)(千三郎,府學(xué))、至琮(千四郎)。
4:黃蓋,峭山四子,字維林,名祺,又名金標(biāo)。生於唐昭宗天復(fù)二年(公元902年)壬戊六月二十七日亥時(shí),排行第五,居邵武四十一都蓋竹。后遷南豐府,又遷河南開封府祥府縣,官江表虎臣掛印大將軍,妣白氏,生卒未詳,葬中村大屋背。繼妣胡氏,葬白云庵印匣山。副妣熊氏與胡氏同葬。嚴(yán)氏,生于梁太祖乾化二年壬申正月二十八日子時(shí),共生子九:立祖、建祖、承祖、受祖、益祖、宣祖(居中標(biāo))、仁祖、厚祖、德祖(居橫坑),河婆譜記述:再妣張氏生子:鳳林、祥林。
5:黃楚,峭山五子,字維松,生於后梁太祖開平三年(公元909年)己已十一月初一日午時(shí),排行第八,居建寧縣楚溪上堡上黃坊,遷陳留縣,又遷湖廣沙府善花縣。妣韓氏,生于開平二年戊辰十二月二十七日子時(shí),生四子:丙一,名惟慶;丙二,名元標(biāo),官知縣;丙三,名懷玉;丙四,名起順。河婆譜記述:再娶方氏、李氏、鄭氏,生子未祥。
6:黃龜,峭山六子,字維材,生於后梁太祖,末帝乾化三年(公元913年)癸酉九月十五日卯時(shí),排行第十一,居將樂縣上龜洋,妣鄭氏,生于貞明二年丙子八月十九日辰時(shí),生子二,長(zhǎng)蘭、庚一,河婆譜載:繼妣鄒氏、秦氏,生子三:崇芳、熙重、有俞。
7:黃洋,峭山七子,字維坊,生於后梁太祖貞明二年(公元916年)丙子七月十七日午時(shí),排行第十三,居沙溪黃洋嚴(yán)前。妣劉氏,生于貞明五年己卯三月二十六日已時(shí),共生子三,千一(昭)、千四(其盛)、千六(庭軒)。河婆譜載:繼娶唐氏、倪氏、卓氏,生子:千二(與)、千三(敏)、千五(肇明)。
8:黃政,峭山八子,字維柱,名有恒,生于后梁太祖乾化元年(公元911年)辛未二月二十九日辰時(shí),排行第九,居禾坪竹粟下,宋太平興國(guó)八年試六合成家賦賜進(jìn)士第一百七十一名,官司空。妣張氏,生于貞明四年戊寅六月初一日亥時(shí),卒於宋雍熙四年,與夫同葬大鼠崗楓樹下,妣張氏,生子一:何泰,何泰生三子:宵、豐、和貴。河婆譜載:繼娶鄒氏、羅氏、余氏、范氏,共生廿子,系岳、尚訓(xùn)、名世、朝元、中鼎、建璋、玄修、作霖、應(yīng)喬(武舉)、思敬(河南御史)、云波、承宗、子陵(知縣)、鵬化、匡福(湖廣布政司)、植梧、獻(xiàn)明、明藻、清元、孕先(恩貢)。
9:黃化,峭山九子,字維杭,生於后梁末帝乾化三年(公元913年)癸酉正月十一日午時(shí),排行第十,居汀州寧化縣石壁村,官至廣州刺史,卒于宋太宗淳化二年(公元991年)辛卯二月十六日未時(shí),妣尤氏,生于貞明元年乙亥三月初三日丑時(shí),生三子,萬四郎(字迪,名潛盛、諱道),萬五郎,名礻右 華,萬六郎(名逵,字孝杰),閩粵兩省化公傳派極盛。
10:黃衢,峭山十子,字維梓,生於后梁末帝貞明元年(公元915年)乙亥三月廿一日卯時(shí),排行第十二,居泰寧縣永興上下衢,妣汪氏,生于貞明六年庚辰四月十六日子時(shí),生子七,長(zhǎng)十一、次廿一、三卅一,四秉著,五師魁,六明熙,七朝凱。
11:黃盧,峭山十一子,官維樞,名偉績(jī),生於后梁末帝貞明五年(公元919年)已卯七月初九日子時(shí),排行十五,居泰寧盧田安吉坊。妣上官氏,生于龍德二年壬午九月十九日酉時(shí),繼妣寧氏,生于后唐莊宗同光元年癸未五月初六日卯時(shí),生子六:宣卿(十七郎)、正卿(十八郎)、祥卿(十九郎)、廷卿(二十郎),道卿(名道),世卿(名世)。
12:黃福,峭山十二子,字維柯,生於后梁末帝龍德元年(公元921年)辛巳八月十五午時(shí),排行十六,居福州閩清縣細(xì)村。妣萬氏,生于后唐莊宗同光三年(925年)乙酉九月三十日寅時(shí),生子七:慶五、次六、三七、圣道、如皋、文卿。
13:黃林,峭山十三子,字維枝,生於后唐莊宗同光元年(公元923年)癸末二月初二酉時(shí),排行第十八,居泰寧縣梅林堡高公橋,后遷朱口,妣朱氏,生于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八月初九日卯時(shí),生子三,成生、見生、廣生。河婆譜記載:繼妣曾氏、肖氏,生子三:廣行、廷彩、應(yīng)蛟。
14:黃塘,峭山十四子,字維禎,名旭升,生於后唐莊宗同光三年(公元925年)乙酉十月二十八日丑時(shí),排行第十九。居建寧縣開山堡石塘,官至靈武參軍。夫人鄭氏,生于后唐明宗長(zhǎng)興三年壬辰七月初七日子時(shí),生五子,戊一、辛一、壬一、大一、小一,河婆譜記載:繼妣謝氏、胡氏,生子三:萬一(汝厚)、萬二(定?。?、萬三(復(fù)福)。
15:黃發(fā),峭山十五子,字維梁,號(hào)發(fā)祥,生於唐昭宗光化三年(公元900年)庚申四月三十日申時(shí),排行第四,居禾坪坎頭,官湖南縣尉,妣上官氏,生于天礻右 二年乙丑九月初二日亥時(shí),夫婦合葬小鼠崗。生子二:恂、茂。河婆譜載:繼妣何氏、朱氏,生子四:征吉(官任鎮(zhèn)撫)、景觀(武舉)、用常、善藏。
16:黃潭,峭山十六子,字維權(quán),生於唐昭宗天復(fù)三年(公元903年)癸亥九月二十三日卯時(shí),排行六。居將樂縣黃潭鄉(xiāng)潭頭,后遷江西吉安府永水縣。官兵部尚書,夫人韓氏,生于后梁太祖開平四年庚午二月初二日子時(shí),生四子:佑、倬、叔、俊。河婆譜載:繼妣劉氏、張氏,生子四:雅寧、師訓(xùn)、如王、圣烈。
17:黃城,峭山十七子,系峭山祖太第三夫人鄭氏婆太所生。
18:黃延,峭山十八子,字維根,生於后梁末帝貞明四年(公元918年)戊寅九月十一日戍時(shí),排行十四,居延平津口。妣王氏,生於后唐莊宗元年(公元923年)癸末十二月二十九日亥時(shí),生子四:玉汝、玉標(biāo)、三鯤公、四蛟公,河婆譜載:繼妣陳氏,生子四,青宵、東瑜、城蔭、金祥。
19:黃允,峭山十九子,字維柏,生於后梁末帝龍德二年(公元922年)壬午十月二十七日戍時(shí),排行十七,居建寧縣允盛堡毛坊。妣龔氏,生於后唐明宗長(zhǎng)興二年辛卯九月初九日卯時(shí),生子三:長(zhǎng)元鳳(元四)、次汝定、三汝安。河婆譜載:繼妣吳氏,生子五,元?jiǎng)仔柸?、德輝、安雅、賓興。
20:黃井,峭山二十子,諱國(guó)臣,字維楊,又字君寵,號(hào)子城。生於后唐明宗天成三年(公元928年)戊子四月二十四日辰時(shí),排行二十,居江西南豐龍井鄉(xiāng)雙井頭(現(xiàn)今付坊鄉(xiāng))。宋太宗太平興國(guó)二年,官朝烈大夫,太平興國(guó)四年擢刑部尚書,欽賜鐵簡(jiǎn)上贊云:“命世奇才,山頭重望,忠賢烈日,威飛秋霸。”夫人李氏,生於后唐明宗長(zhǎng)興三年壬辰七月初七日申時(shí),生子五:大成、大全、大同、大忠、大用。河婆譜載:副妣載氏、朱氏、丁氏,生子八:歷堯、萬舜、賁毓、職權(quán)、成剛、奎聚、成廉、成恕。公妣墓葬南豐龍井鄉(xiāng)雙井頭石門后彎(南豐董家店朱家坊石門后山巒上)。
21:黃層,峭山二十一子,字維杉,生於后唐明宗長(zhǎng)興元年(公元930年)庚寅十一月十八日酉時(shí),排行二十一,居延平黃層口,妣魏氏,生于后唐明宗長(zhǎng)興四年巳十一月十九日申時(shí),生子二,裕功(十五郎)、裕萬(十六郎)。河婆譜載:繼妣陳氏、倪氏,生子七:士遠(yuǎn)、達(dá)智、達(dá)仁、達(dá)勇、祖吉、士珊、憲矩。
后周廣順二年壬子(952)秋,諸子各擇其址,先后回鄉(xiāng)省親。峭公欣慰良多。三年(953)仲冬十一月初十日巳時(shí),沒有感覺病痛而逝世,享壽八十二,卜葬鸛藪黃家林,有碑為記。橫文:唐朝工部侍郎。正面直文: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吉旦,祖考名峭字山公黃公之墓。二十一股子孫敬立。此墓于1986年由邵武市嗣孫組織助款重修,碑文為乾隆四十四年原建鐫刻列為邵武市二批文物保護(hù)單位。文曰:黃峭墓,經(jīng)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五日市九屆人大常委會(huì)第九次會(huì)議通過公布為市級(jí)文物保護(hù)單位,邵武市人民政府,一九八六年四月三十日立。
父以子貴,北宋時(shí),太宗、仁宗累有進(jìn)封欽賜工部刑部尚書。太子少保,并立碑具文如“敕封峭山公刑部尚書。太子少保。”
贊曰:
平生智勇皆兼全,好觀韜略有才賢。
宜男但能榮三七,慶祝應(yīng)知?dú)q八千。
濟(jì)濟(jì)多士無容已,代代簪纓獨(dú)悠然。
元老勛名留后澤,清卿世德映貂蟬。
富貴原自由天定,福壽雙美瑞盈焉。